202
4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材料作文(原卷版)
一、知识点汇总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
而材料
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
不能全部照抄
)
,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
'
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
提出论点
(
或观点
)
,文字
简炼
,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
;
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
;
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
一
古
一
今或一正一反
,
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
??
分析原因,说明好处
(
或危害
)
,找出症结。
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材料作文注意事项: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
化用
)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
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
写提供
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
显性要求
;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
显性要求
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
对
隐性要求
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材料作文的误区:
1.
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
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
准材料
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
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二、习题演练
1
.(
2022·
广西
百色)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
可见,习惯与成功关系密切。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成功,往往是山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的失败,则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一个小进步,或一个小收获,都是一次成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只有一线之隔,这一线之隔就在于有好习惯或坏习惯。
请根据材料,以
“
习惯与成功
”
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
2022·
广西壮族自治)
习近平总
【题型专练】材料作文(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