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文言文阅读一:词语理解
1.复习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初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答题方法。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文言词语分
实词
和
虚词
两大类,中考考查以实词为主,虚词次之。实词的考查集中在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等几个考点上。虚词考查得少,且集中在几个常见的虚词上。
(一)文言实词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成语。
知识点一:通假字
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别字。我们在理解时,一定得找出其本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按“说”的一般用法,在这里讲不通,原来本字应是“悦”,“高兴”的意思。
通假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可
逐课进行整理
,先摘出原句,之后找出通假字,再写出本字,以便
归纳记忆
。
知识点二: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
词义扩大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大大小小的一切河流。
(2)
词义缩小
。如“亲戚”,古代还包括内亲,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嫂等,现在多指旁系亲属。
(3)
词义转移
。如“媵人持汤沃灌”的“汤”,古代指热水、开水,现在多指菜汤。
(4)
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则成了贬义词,指品行恶劣。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如“地方”指土地方圆,“感激”指感动振奋,“可以”相当于“可以之”,翻译为“可凭借这个条件”。
知识点三:一词多义
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
本义
,其他义项则是它的
引申义
、
比喻义
或
假借义
。
如“道”在不同语境中可解释为:
1.“道路”(不得志,独行其道)、“道理”(以咨诹善道)、“方法”(策之不以其道)、“学说”(益慕圣贤之道)、“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等;“故”在不同语境中可解释为:“所以、因此”(故不为苟得也)、“原因、缘故”(公问其故)、“学过的知识、旧知识”(温故知新)。
掌握一词多义,一靠
学习课文
时及时理解,二靠
准确识记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来积累相关知识。
知识点四:词的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
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为“挖洞”。另外还有名词用作状语:“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为名词,表行为特征,作状语,应译为“像狗那样”;动词用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动词用作宾语,应译为“飞奔的马”;形容词用作动词:“非淡泊无明志”中的“明”是形容词用作谓语,应译为“明确,坚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中的“苦”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痛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中“美”译为“以……为美”。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有: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
等。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解释加点的实词的意思。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
(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
(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
2
.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中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
知识点五:成语
成语。有些文言文中还包含着一些沿用至今的成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等,在学习中应把握它的出处和含义。
二、文言虚词
知识点六: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文言虚词”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气助词作用的,如“也、乎、夫、焉”等。
虚词虽然比实词数量少,但难度大。因为一个虚词往往具有多种意义和用法,难以把握。所以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的文言虚词,一定要在弄清其出
【讲练测】专题11 文言文阅读一:词语理解(讲练)(部编版)(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