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06 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打开思路而设置的一个“源头”。例如“环境”这个话题,可以引发人们许多的见解。又如某则新闻、某个故事、某些富有哲理的话等都可以作为“话题”,引发人们的联想、抒情、议论。由此可见,就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或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某一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
二、
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问的。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
(
含
难点溯源
和
模拟预测
)
难点溯源
1
.
(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2022年,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冬奥会。“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的主题,“一起”展示了中国人的胸襟、格局。“一起”让人联想到团结、合作、友爱……“一起”给我们带来温暖,赋予力量,创造希望。
请以“一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自拟题目;(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2
.
(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作文。
浩瀚的星空见证了我们一路追梦的脚步,每一个勇敢追梦的人,都了不起。
请以“追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3
.
(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母亲微笑着端上早餐,知己从远方发来问候;山水从不曾遮掩青绿,虫鸟又何时吝惜鸣唱;诗文让我们以李杜为友,科学让我们知宇宙浩瀚……多多亲近这个世界的美好,生活会更加充实与幸福。
——摘自某作家博客
请以“亲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如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等,请用x×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
.
(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题二:
迎,是一种人生态度。积极向上,是“迎”的方向;拼搏奋斗,是“迎”的姿态。对朋友,应笑脸相迎;对困难,要迎难而上;学榜样,需迎头赶上……
请以“迎”为
话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补全题目;若选题二,请自拟文章题目。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5
.
(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写作
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像一台摄像机,捕捉精彩瞬间,记录生活点滴,定格美好回忆,见证时代变迁。牵手同行的家人,热烈讨论的师生,奋力奔跑的少年,向阳绽放的向日葵,丰收喜悦的笑脸,遨游太空的神舟,迎风飘扬的国旗……你的“镜头”里拍下了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场景呢?
请以“镜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6
.
(2022·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和”是温和、亲和,才有了“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是和气、和睦,才有了“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和”是和谐、和平,才有了“和衷共济”“天地人和”……“和”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情怀,对于个人、家庭、集体乃至国家都至关重要。
生活中处处体现“和”,请以“和”为话题,
【难点专练】06 话题作文(全国通用)(含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