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武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青少年喜爱。2020年1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将
武术列入第四届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武术首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有利于(
)
A·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引领世界体育发展
B.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C.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
D.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2.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
一。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000多年,良渚古城遗址是古人在这里生活,建造城市,繁衍生
息留下的故址。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②中华区域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①@
B.@
C.②④
D.@④
3.2019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中
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①得益于其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②为文化遗产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④意味着其经济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挥
A.①@
B .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
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
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第1页共10页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 ①@ B. ①@ C. @3D. 3@
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
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
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①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②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
③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④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A. @ B. 03 C. @@D. 3@
6.(2018·江苏高考)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
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7.(2017·课标卷1)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居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
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
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 B.0@C.?? D.3@
8.(2017·江苏高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
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
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畜、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9.(2016·江苏高考)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
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第2页共10页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03 B.0@ C.23 D.3@
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
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告诉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
①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②认为它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
③运用其去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利用其精华同时也要克服其糟
A.①@
B.①④
c.②④
D.@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生活的遗乏,
网络的发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化不能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体。在这个时
候,《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具备正能量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节目应运而生。
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