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同步训练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如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3-4题。
3.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4.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较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成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5~6题。
5.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
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6.“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2015•全国文综Ⅱ) 桑基、蔗基、
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7~8题。
7.
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
.
提高土壤质量 B
.
节省劳动力
C
.
促进生态循环 D
.
提高经济收入
8.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
.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回答9-11题。
9.安徽省冬季使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改变的是农业生产的( )
A.地形条件 B.降水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
10.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同步练习(2)(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