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 4-6课)
【时空坐标】
发展、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时期
十文化大革命”时期
阶段
1949年
1953年
1954年
1956年底
1958年
1966年
1976年
国
重要
"一五"
第一届全国
三大改
“大跃进”和人
“文化大革
粉碎
计划开始
人民代表大
事件
造完成
民公社化运动
命”开始
“四人帮”
会召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欧洲经济持续繁荣
世
界
1949年10月,
1953年,
1955年,华沙条约
1964年,勃列日
欧洲冷战对峙
赫鲁晓夫
组织成立,两极格
涅夫改革
局面基本形成
改革
局形成
【考点梳理】
考点一“一五"计划经济上,工业化的起步
课标要求:了解“一五"计划。
新修建铁路
南
海/
南海谐岛
一五“计划”的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第1页共19页
1.背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门类不全
2.自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起止时间:1953一1957年底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
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
(1)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
厂等。
(2)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经完成工业化);"一五计划重工业成就集中在东北地区。
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1.确立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
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领导机构: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易错点辨析
1.易混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第2页共19页
于1954年9月。
2.易错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
【讲练学案】21-第二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6课)(含解析)(中考历史总复习)